向量范数
范数的作用
范数是复数模的自然推广,常用于误差估计以及向量/矩阵序列与级数的收敛判定。
向量范数的定义
在 Cn 上,函数 f(x) 若对任意 x,y 和复数 a 满足非负性、齐次性、三角不等式,则称为一个向量范数:
- 非负性与正定性:
∣∣x∣∣≥0,∣∣x∣∣=0⟺x=0
- 齐次性:
∣∣ax∣∣=∣a∣⋅∣∣x∣∣
三角不等式:
∣∣x+y∣∣≤∣∣x∣∣+∣∣y∣∣
常见向量范数
p-范数(1≤p≤∞)定义为
∣∣x∣∣p=(i=1∑n∣xi∣p)1/p,
∣∣x∣∣∞=imax∣xi∣.
向量加权范数
加权范数可写作
∣∣x∣∣W=∣∣Wx∣∣,W为对角矩阵
或将已有范数施加权矩阵,如加权 1-范数 ∣∣x∣∣1,W=∣∣Wx∣∣1。
范数的等价性
有限维空间上的任意两种向量范数等价:存在与向量无关的常数 c1,c2>0,使得
c1∣∣x∣∣a≤∣∣x∣∣b≤c2∣∣x∣∣a.
对 p-范数,可给出显式常数(如 ∣∣x∣∣∞≤∣∣x∣∣2≤∣∣x∣∣1 等)。对于p>q,∣∣x∣∣p≤∣∣x∣∣q.
矩阵范数
定义与相容性
把矩阵看作向量可直接推广定义,但对矩阵还要求与乘法“相容”:
- 非负性与正定性:
∣∣A∣∣≥0,∣∣A∣∣=0⟺A=0
- 齐次性:
∣∣aA∣∣=∣a∣⋅∣∣A∣∣
- 三角不等式:
∣∣A+B∣∣≤∣∣A∣∣+∣∣B∣∣
- 相容性:
∣∣AB∣∣≤∣∣A∣∣⋅∣∣B∣∣
由向量范数直接推广的函数
∣∣A∣∣m1∣∣A∣∣F∣∣A∣∣m∞∣∣A∣∣m∞=i=1∑mj=1∑n∣aij∣,相容=(i=1∑mj=1∑n∣aij∣2)21,相容=ijmax∣aij∣,不相容=m⋅n⋅ijmax∣aij∣,相容
矩阵范数的等价性
Cn×n上的任意两种矩阵范数等价:存在与矩阵无关的常数 c1,c2>0,使得
c1∣∣A∣∣a≤∣∣A∣∣b≤c2∣∣A∣∣a.
算子范数
给定一个向量范数 ∣∣⋅∣∣V,定义
∣∣A∣∣M=x=0max∣∣x∣∣V∣∣Ax∣∣V=∣∣x∣∣V=1max∣∣Ax∣∣V.
这是由 ∣∣⋅∣∣V 从属而来的矩阵范数(算子范数),天然与 ∣∣⋅∣∣V 相容:∣∣Ax∣∣V≤∣∣A∣∣M∣∣x∣∣V。该定义确立了存在性与基本性质(正定、齐次、三角不等式、与乘法相容)。
具体算子范数的常用公式:
- 矩阵 1−范数(列和最大):
∣∣A∣∣1=1≤j≤nmaxi=1∑m∣aij∣.
- 矩阵 ∞−范数(行和最大):
∣∣A∣∣∞=1≤i≤mmaxj=1∑n∣aij∣.
- 矩阵 2−范数(谱范数):
∣∣A∣∣2=λmax(AHA).
以上三者均满足与相应向量范数的相容性。
可以证明:∣∣A∣∣22≤∣∣A∣∣1∣∣A∣∣∞,即2−范数的界:∣∣A∣∣1∣∣A∣∣∞
Frobenius 范数与酉不变性
F-范数定义为
∣∣A∣∣F=i=1∑mj=1∑n∣aij∣2
它与向量 2-范数相容,并且与酉变换不变:对酉阵(实情形为正交阵)U,V 有
∣∣UA∣∣F=∣∣AV∣∣F=∣∣UAV∣∣F=∣∣A∣∣F.
对于 2-范数同样有酉不变性,如 ∣∣UA∣∣2=∣∣A∣∣2=∣∣AU∣∣2。
酉矩阵:UHU=UUH=I,∣∣U∣∣2=1
单位矩阵的范数
若 I 为 n 阶单位阵,则
∣∣I∣∣1=∣∣I∣∣∞=∣∣I∣∣2=1,∣∣I∣∣F=n.
∣∣I∣∣m1=∣∣I∣∣m∞=n
范数的选择
通常来说,向量选择2−范数,矩阵选择F−范数或2−范数,因为其可导性。
矩阵范数的性质
谱与谱半径
矩阵 A 的谱为其特征值集合,谱半径定义为
ρ(A)=max∣λ∣:λ∈σ(A).
任意矩阵范数都支配谱半径:
ρ(A)≤∣∣A∣∣M.
更强的是:对任意 ε>0,存在某个(依赖于 A 的)算子范数 ∣∣⋅∣∣M 使得
∣∣A∣∣M≤ρ(A)+ε.
相容性的要点小结
任意给定的矩阵范数总能找到与之相容的向量范数;算子范数必与其定义所用的向量范数相容。并非任意矩阵范数与任意向量范数都相容;例如 F-范数与向量 2-范数相容,但 F-范数并非某个向量范数的从属范数。